北京市城管委公布了本市充电桩建设情况,截至2018年4月底,全市累计建成约12.7万个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推广数量的比约为0.7:1,保障不同领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在私人自用领域,居民小区的个人固定停车位上,累计建成约9.0万个自用充电桩,占个人电动汽车的比例达75%。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计划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体系。对于新建建筑充电设施配建指标,要求严格落实执行该实施意见,居住类建筑按照配建停车位的100%规划建设,办公类建筑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车位25%规划建设。对于既有居住小区充电桩建设,实施意见中要求,将充电桩建设纳入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内容,引导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积极支持和配合充电桩建设,支持物业公司与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开展合作经营,属地街道办事处做好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其实相对于北京新能源车主建设自用充电桩难度较大,以个人的名义与物业公司或者相关管理部门交涉,效果很不理想。
国家电网研究院的研究员也曾表示,充电桩的建设不应该向传统加油站建设密度看齐,传统燃油汽车的能源补给是全部依赖于公共加油站,而电动汽车80%以上的能源补给应该集中于自用充电桩,盲目扩建设公共充电桩可能并非解决充电难的最佳方案。
北京市政府也看到了问题所在,要推动北京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不仅仅是从政策层面加强居住小区的充电桩建设,更需要相关部门落地,来引导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积极支持和配合充电桩建设。
而在社会公用领域,在大型商场、超市、公园、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及驻车换乘、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停车场,累计建成约2000处、2.0万个社会公用充电桩(快慢充数量比约为6:4),与个人电动汽车的比约为1:6,超过国家目标要求的1:7(2020年目标),形成了六环范围内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