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的《The Economist》杂志做了一项大数据分析,他们对1990年以来,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参与足球国际比赛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指出,或许事实会令中国球迷感到尴尬和难以接受,但根据这一模型,中国国家队的成绩事实上已经高于预期。这份模型考察了经济实力、普及率等多个因素,最终结果显示,中国足球的实际成绩已经高于预期,可见中国国家队要想进入世界杯还需“加把劲”。
大数据分析无处不在
如今大数据技术在欧洲的足球强国里运用极为广泛、细致、全面。将一套特殊的设备系在球员球衣、球鞋、护腿板里,设备能够实时地采集运动员在场上奔跑时每一秒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冲刺速度等数据,数据能真实反应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将数据实时反馈给教练员,教练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评判训练课程的强度和量是否能够满足比赛的要求,还可以根据数据呈现的特征,更科学地安排训练课,包括训练手段、训练方法筛选等。
在足球赛场上的大数据分析,已经被运用在了战术布局、位置选择等各个领域。此外,视频分析技术使用关键字从比赛视频中检测和反馈特定行为的音频和视觉,让球队更加轻松的获得重要镜头的视频并建立”重点集”,以帮助球队对关键性比赛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分析。
除了训练和比赛之外,大数据还能在场外为俱乐部提供帮助。打造球队班底,在转会市场上买进和卖出球员,同样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分析。
2016年4月11日,《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出炉,其中,大数据就成为一个关键词:“推动互联网技术与足球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引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业态,促进足球产业多点创新。”
大数据分析不是“摇钱树”
每当世界杯这一盛事来临,所有人的问题只有一个:谁会拿到最后的冠军?在这刺激而又短暂的一个月内,数以万计的老百姓投身下海(购彩)“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统计学人士则表示,体育比赛确实可以预测,足球也不例外,但足球项目影响因素太多,特别是世界杯足球比赛相对场次不多、间隔周期太长,致使数据量很小,比赛中又有太多的主观因素(比如裁判),有时候这种比赛的预测和算命没什么差别。总之,要在关键时刻克制自己,理性购彩,乐享足球。
正如一家报纸所说,每届世界杯都会有无数的“保罗”,大部分都在前几次猜测失败后从媒体视线中消失。贝利也不是真正的乌鸦嘴,只不过他预测成功的时候没有后续报道。
未来大数据将在整个体育产业上逐渐释放能量。专业数据采集能力、数据挖掘和可视化能力及数据产品化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将体育延伸到游戏、娱乐等其他领域,真正做到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玩出更多别具特色的体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