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秘书长王震坡教授受邀参加“2018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国际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7月1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汽研)主办的 “2018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国际论坛”在重庆中国汽研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的18位技术专家和学术大咖,现场分享了全球汽车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趋势和众多黑科技。

2018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国际论坛现场

首先,大会现场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达成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在该合作协议的指导下,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联盟与中国汽研签约仪式

由国内主流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代表悉数发表演讲,此次论坛话题紧扣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前沿关键技术,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秘书长)王震坡教授作了“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及应用”的报告。

联盟秘书长王震坡教授作发言报告

王震坡教授表示,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上重点强调和提及了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研究领域里也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中把汽车的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作为核心技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对新能源汽车和大数据进行定位。

在国家支持下,在工信部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在2016年年底完成了企业、地方、国家三级平台构架,完成数据采集和与GPS数据融合以后,实现在企业级平台的数据监控,同时将数传输到地方平台和国家平台,实施相应的管理职能。这套平台体系里完成了数据项的规范化,包含了整车、电池、电机等典型数据以及相应的位置数据,并且考虑到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的发展,采集了相应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数据以及燃料电池数据,构成了数据的清单,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平台建设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以及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目前平台累计接入的新能源汽车突破100万辆,收集了每辆车的60多项指数,可以监测出充电热力分布、节能减排量、故障统计等信息,从而为政府提供宏观政策制定依据,也可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

从技术分析角度来说,该平台建设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平台的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方面的技术,结合车企提供的基础安全阈值,进行数据纵行和横向比较挖掘,建立高安全性的电动汽车远程故障诊断体系。通过结合大数据和对车辆本身的技术,开展对数据的无效性、异常率以及相应的误差进行判断,以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安全性。

另外我们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指数的概念,分为经济性指数、环境适应性指数、可靠性指数以及安全性指数等,通过打分星级评价方式进行项目汇总。评价指数的算法已在今年1月底联盟2017年年会上已经对外公布,并在一些城市区域进行试算,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发布相应的指数报告,未来也将为其他地区或城市指数发布提供数据支撑服务,提升我们全行业车辆技术的水平。

随后,王震坡教授表示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平台即将上线,电池企业、经销商、维修商将相应使用变更信息上传到整车企业,由整车企业汇集以后上传到国家平台,随着车辆电池退役以后流入到后续的回收利用环节,整个全流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加强溯源管理,确保溯源信息准确真实,平台建设现已完成。

最后,王震坡教授提到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作为行业数据共享的纽带和桥梁,统筹整合、开发利用行业数据资源,切实推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挖掘分析工作,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高品质数据服务。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