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金龙汽车集团承办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18年中会议暨新能源汽车评价指数研讨会于福建厦门召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经信委、厦门市经信局政府部门领导,福汽集团、金龙集团等企业领导以及其他来自新能源汽车企业、科研院所、相关媒体等单位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欧阳博士
上午会议尾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为与会嘉宾解析“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报告。
欧阳博士首先表示,测试评价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的有效支撑方式,具体来说,我们整个团队来定义测试评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竞品测试评价、技术目标设定、系统设定、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目标分解与定义,第二是设计实现后的试制,第三是零部件验证、子系统验证、系统验证、系统确认、工艺化标准这类集成与验证。
中国汽研的新能源汽车测试评价发展历程
中国汽研对测试评价的定位
一、软件能力支撑
总线解析技术
以宝马i3为例,我们可以从它的总线获取185个信号,包括动力总成、电池方面以及驾驶行为、驾驶模式方面的。欧阳博士提到针对总线解析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具备了单车200个以上的总线信号解析能力,为评测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物理量数据融合技术
新能源汽车上拥有很多信号(模拟量,数字量等),信号的融合需要把总线的信号与其他类型的信号全部融合,要在一个频段,一个基础,确保所有信号同步,频域一致,真实还原动力传动系统的耦合特性。并针对这一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平台,从而解决测试信号的同步性问题,为多动力源耦合分析,效率分析等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制动能力回收测试技术
开发一套“制动能量回收测试技术”,并形成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确定了以制动安全为基础,以单次工况和循环工况的能量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的能量回收系统测评方法。
整车能耗测试技术
开发了基于美国5工况的能耗测试方法,并结合控制策略分析,对节能技术进行研究。
基于能量流测评的建模仿真技术
开发了基于能量流的建模仿真技术,将测试评价切实用于仿真阶段,为技术开发工作提供支撑。
二、硬件能力支撑
测试场地资源
建立和管理了丰富的试验场地资源,充分支撑了整车各项道路性能测试和检测认证测试的需求。
整车级性能测试资源
建立了丰富的整车级性能测试设备及试验室,拥有步入式高低温环境舱、整车热平衡测试系统、ESC测试系统、新能源车辆测功机等设备200多台套。
部件级性能测试资源
建立了丰富的电机、电池、电控等试验室,支撑了三电测试工作。
EMC性能测试资源
建立了先进的EMC试验室,各种试验设备共计约130台套,由控制室、十米法半电波暗室、三米法半/全电波暗室、三个屏蔽室、两个功放室、仿真工作室组成。
试验室电磁干扰(EMI)的频率范围覆盖DC至40GHz,电磁抗扰度(EMS)的频率范围覆盖9kHz至18GHz,自由场场强高达200V/m、雷达波可达600V/m。
开发性试验测试资源
建立了完善的开发性测试资源,能够充分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热-机-电-液”多场耦合特性的监控和还原。
欧阳博士针对整车性能测试、整车功能测试(逻辑)、整车功能测试(电性能)、整车控制测试等相关测试评价案例进行介绍。
最后欧阳博士提到,测试评价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的重要支持,市场机遇和技术需求,促使了全行业对测试评价的高度重视。
“测试设备的融合、开发性试验方法、技术解析深度、基于测评的优化”不仅 是测评的难点,也是测评关键技术的出发和落脚点。中国汽研将不断从“检测认证、技术咨询、标准制定、数据产品、技术开发支持” 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赋予测试评价丰富的外延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