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增速达到138倍,截至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超1100万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着火事件时有发生,2020年至2022年,着火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着火率虽有所下降,但着火事件必会引起消费者的安全焦虑,必须加快安全技术创新工作。
曲昌辉表示,电池的事故可以分为渐变性故障和突发性故障。依托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能力,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理新源”)做了值率安全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几个部分:一是数据评估,对数据当中存在的缺失、异常、精度低等做一些量化判断。数据质量达不到要求,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所以要发出一些预警。二是动态阈值,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大多数故障发生都与电压、温度等参数有关,当这些参数达到一定的安全阈值,就会出现故障。基于此,北理新源利用大数据、统计学,将安全特征参数提取出来,并且赋予不同车型、不同电池材料差异化的阈值,从而形成域率算法集和场景化算法集。域率算法集通常针对电池性能已经发生一定的变化,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模型,对电池微小的变化做出准确辨识;场景化算法集主要针对特定场景或者行业里容易出现问题的现象,比如说自放电,充高放低现象,针对这些做场景化特征参数的提取。
与此同时,专家知识库可以把一些故障具像化。究竟是因为外短路问题,还是因为连接器松动问题等,把这些故障具像,从而实现故障诊断功能。在后一阶段发展过程中,北理新源发现企业上传的数据千差万别,有些数据上传的质量过差,导致预警效果准确率和误报率很高,基于此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形成数据质量模块,对全生命周期数据做评估,实现了全生命周期7×24小时感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