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管理 株洲市在湖南省率先出台管理办法

从广州、武汉到株洲……科技与出行的融合,正成为一股新潮,市民惊喜、期待之余,疑惑和担忧也随之而来:智能网联汽车既然“联网”,可自动记录并定位行驶路线的地理信息,那么能确保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吗?

9月2日,记者从市资规局获悉,株洲市率先全省出台《株洲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的管理,确保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背景】智能网联汽车来了

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智慧交通的重要一环,广州是我国自动驾驶起步最早的城市,再到武汉的“萝卜快跑”,不少城市都将其引入公共出行领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超32000公里,测试里程超1.2亿公里。

而株洲作为全国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肩负着推进北斗技术融合创新的重要使命,打造“北斗+智能网联汽车”标杆场景,将有效推动北斗技术从行业应用向大众消费领域延伸,辐射带动我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根据其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智能化程度被细分为五个等级,从L1至L5,目前,我市投放的哈啰智能网联汽车,是对L4级别高度自动驾驶开展的探索测试。

自动驾驶级别越高,对导航地图的“精度”要求就越高。无人驾驶汽车要在路上走,作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系统的核心基础数据,“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就是它的“眼睛”。

“作为新生事物,智能网联汽车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比如,高精地图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制作和成果使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等工作环节缺乏管理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智能网联汽车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更新频率高、技术要求复杂,传统地图管理标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还有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等。

【举措】确保地理信息数据安全

那么,什么是高精地图?

所谓高精地图,是指含有道路网、车道网、道路标线以及道路设施的几何、属性与关系,支持道路动态数据与自定义数据的接入,辅助道路交通工具自主智能运动与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能够与通用导航电子地图协同应用的电子地图或数据集。

而智能网联汽车安装或集成了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模块、惯性测量单元、摄像头、激光雷达及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设备后,在运行、服务和测试过程中对车辆及周边道路设施的空间坐标、实景影像(视频和影像等环境感知数据)、点云及其属性信息等地理信息数据(含道路拓扑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行为属于测绘活动,应当依照测绘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

如何确保采集的信息安全使用?

“《办法》对资质、存储、使用都有明确规定。”该负责人说。比如,明确资质准入。从事高精地图测绘活动的市场主体应当依法取得相应测绘资质,或委托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开展相应测绘活动;存储安全。从事高精地图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以及地图制作的车企、服务商及智能驾驶软件提供商等,应当将存放高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制定高精地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规范使用。高精地图在交付应用或者公开使用前,应当采用国家认定的保密处理技术进行加密处理,并按规定进行报审和备案,依法取得审图号等等。

“根据《办法》,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该负责人表示。

来源: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