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2025年技术年会暨汽车大数据前沿技术探索与应用实践论坛顺利举办。

本次论坛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交流平台,紧扣产业变革脉搏,旨打通“标准-技术-应用-价值”的全链路,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围绕“企业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价值转化”“合规安全”和“标准引领”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副秘书长刘鹏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主任委员孙逢春为大会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汽车大数据已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呼吁全行业协同推进,构建数据生态建设与标准体系。
标准先行,共筑产业发展“通用语言”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汽车大数据应用CSAE标准体系》研究正式启动。该标准体系旨在填补汽车大数据应用领域的标准空白,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发起,联合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共同推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吴锋,北汽研究总院院长助理、三电中心主任袁文静,广汽研究院院级总师黄敬,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江文杰,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副秘书长张照生,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建文,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总经理孙江明共同出席并参加了启动仪式。
下一步,分会将系统推进标准研制与示范应用,聚焦数据治理与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技术支撑与互操作性为支撑,促进应用场景与数据价值释放,构建“愿用、能用、好用”的数据应用闭环,强化标准对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前沿洞察,优秀论文分享引领数据驱动创新活力
本次论坛设置了“汽车大数据应用”专题征文优秀论文分享环节。一汽研发总院与东风研发总院的作者代表分别就《基于数据驱动的行人头部碰撞损伤预测方法研究》和《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赋能车辆售后市场》重点内容分别作报告,展示大数据在研发安全与售后服务中的前沿探索。
思想交锋,多方共话数据赋能新路径
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企业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价值转化”“合规安全”和“标准引领”四大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行业专家与参会代表在交流研讨中共同探寻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六位来自高校、研究机构、整车企业的专家代表分别就四大议题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奇瑞汽车智慧能源技术中心高级主任工程师卢磊以“电池大数据平台与全域数据协同实践”为例,解读了AI与边缘计算如何重构企业数据平台架构;岚图汽车车云整车数据高级专家姜智尧结合智能诊断平台实践,探讨了智能诊断如何重塑售后服务新范式;比亚迪汽车软件与数字化中心副总监蒋峰阐述了大数据赋能汽车产业链全周期的“三阶段演进模型”;中汽创智业务总监拱印生强调高质量数据治理对产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支撑,并介绍了标准化、可信化、全链路化的数据质量治理框架。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智能网联部专家常晏宁系统解读了汽车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并提出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实际的标准协同与落地策略。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副秘书长张照生就跨产业融合应用背景下的汽车大数据应用“五纵三横”标准体系进行了介绍,为汽车大数据应用的产业化融合描绘了清晰蓝图,也为后续《汽车大数据应用CSAE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
交流研讨环节,来自东风汽车集团、国网智慧车联网、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招商车研、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厦门金旅、长城汽车、小米汽车、欣旺达、ICMA智联出行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就数据合规、标准落地、争夺全球话语权等热点话题交换了观点。
本次年会通过主旨发言、论文宣读、圆桌议题讨论多种形式,明确了汽车大数据标准建设的核心方向,汇聚从企业实践到行业共识的关键洞察,有效推动了“标准引领创新、数据驱动价值”的行业生态构建。分会将持续聚焦前沿技术探索与产业应用推广,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数智化竞争中赢得先机。
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