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创新组复赛三地线下分赛区圆满收官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创新组分赛区复赛于10月21日至28日相继在北京、重庆、西安三地举办并圆满落幕。三场分赛区复赛共汇聚42支团队近两百名选手参与,覆盖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能源动力、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背景,参赛团队来自京津冀、东北、川渝及西北地区多所高校,以线下及线上多种形式展开激烈角逐。大赛组委会特邀多位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企业高管等担任评委,复赛得到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的大力支持。

复赛现场

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创新组赛题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要求参赛选手基于不同行驶工况、不同电池老化状态,考虑不同的驾驶行为导致的能耗差异,构建考虑工况与老化差异的动态预测模型。参赛者需根据给定数据,综合分析环境状况、能耗、电池衰退情况等因素,合理建立数据模型,预测某一行驶片段的行驶里程。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副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副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表示赛题来源于产业实际需求,旨在引导参赛选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行业痛点问题。他希望参赛选手可以通过大赛锻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水平,对接产业前沿。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携手”新华见车”,共同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平台,致力于讲好老百姓”听得懂、用得着”的新能源汽车故事,展现”信得过、靠得住”的新能源汽车品质。复赛阶段赛制相比往届大赛迎来改革,首次深度融合综艺科普元素与实战PK机制,依托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以数据算法创新与数据分析应用为核心,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改革,打造一个可信、可量、可视、可评的新能源汽车”移动课堂”。

PPT及代码讲解

团队实战PK分为四个核心环节:PPT方案讲解、随机科普提问、代码讲解以及相互提问。在一方团队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另一方团队除了听取讲解,还可同步在高校科研大数据实训平台上查看对方作品代码,寻找对方的弱点与漏洞,并在最后的环节进行犀利提问。

互相提问交锋

作品方案的PPT讲解环节,需要团队清晰阐述方案的核心思想、技术架构与创新亮点;代码讲解则需要团队针对核心板块展示,突出本方的重点创新;相互提问环节红蓝两队分别从系统逻辑、算法、代码三个方向,找到对方弱点各提出一个问题,旨在通过问答交锋,考察团队的技术深度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随机科普提问

为进一步考察团队的综合能力,复赛还加入随机提问环节,针对今年创新组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组委会整理了科普类题库,涵盖车辆能耗与工况分析、驾驶行为与能效优化等领域,现场随机抽选一题,要求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展现技术与表达的完美结合。

评委审查及点评作品

每组团队对决结束后,评委老师从创新性、完整性、演示效果、回答质量等多维度提出建议,助力作品优化升级,迈向更高舞台。

三地复赛的成功举办,检验了参赛团队在数字汽车领域的硬核实力,接下来线上赛区复赛即将开启,更多团队将通过云端同台竞技。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将坚持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普与专业并重,助力青年学子从“校园算法”走向“产业应用”,为实现汽车强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