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等重点产业加速布局 通武廊将打造协同发展先行区

北京的通州、天津的武清和河北的廊坊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被称为“小京津冀”。北京市发改委介绍,三地正加快推动通武廊交界重点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未来将以通武廊为重点区域,持续深化投融资服务机制创新,促进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武廊将崛起汽车产业集群

一年前的2024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上,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成立。这一年,推动三地加速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成为促进会最重要的一件事。该生态港总占地面积8000亩,分别在三地各设一个园区,目前已有20多个项目落地。

众多项目中,国内车载冰箱头部企业蔚乐一家公司就分别落户三地。“北京有人才优势,研发机构落在北京;天津、河北则有制造和供应配套的优势,那整体组装落在了天津武清,供应链配套企业落在了河北廊坊。”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何章翔介绍,三地共建一“港”,恰恰可以服务三地18家整车厂,提升汽车产业的本地零部件配套水平,助力区域内优势产业形成更紧密的上下游联动与集群竞争力。

11月18日,通武廊三地签署数据领域一体化合作协议,促进数据共享共用。北京企业联东U谷与武清京清汽车园签订合作协议,搭建高效产融对接平台,整合多元金融资源。

“我们将推动通武廊成为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金融赋能重点区域。”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周浩说,三地正加快推动通武廊交界重点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未来还将以通武廊为重点区域,打造协同发展先行区,持续深化投融资服务机制创新,促进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亦庄重点产业链向通武廊延伸

“通武廊地区处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通勤圈和功能圈的区域范围内,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基础较好,更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周浩介绍,正因如此,京津冀“六链五群”中适合在通武廊布局的产业项目将加速落地,包括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但不能忽视的是,通武廊地区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弱项,未来三地将协同发力,把短板补齐,把弱项补强。

紧邻该区域的北京经开区也是通武廊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建设力量。“我们正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动汽车等产业在通武廊区域延链补链。”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介绍,目前北京奔驰的京津冀供应商数量占比约26%,小米汽车的京津冀供应商数量占比达21%。

同时,“亦庄研发、津冀生产”的合作模式也在加速形成,研发成果在通武廊区域落地转化,亦庄企业星河动力在廊坊建设大型可重复使用火箭零部件制造基地。记者获悉,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深化与通武廊区域在园区运营、汽车产业、算力网络、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现场签约投资额超43亿元

当前,京津冀三地正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持续深化“六链五群”产业格局,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区域人工智能、6G等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传统产业亟须转型升级、破茧重生,需要政、金、企协同发力,共促“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活区域发展动力引擎。

本次对接会聚焦AI和具身智能、生物医药和合成生物、低空安全技术和商业航天、集成电路和工业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吸引55家企业与95家基金“面对面”深度对接交流。现场,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代表签约,签约投资额超43亿元。

“未来三地将推动强化多元化、接力式企业融资服务,针对不同阶段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育苗‘种子期’创新企业。”周浩说,三地将加快AI、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提升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感知能力,加快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新格局。

来源:千龙网